yase6xyz永不翻车
学院新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融合学术传统与本科培养,夯实教研相长互动模式——《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我院归侨口述历史大创项目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2日 点击数:

《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日华侨华人版头条报道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华侨华人专题下口述史项目。该项目由高艳杰教授组织发起,通过大创项目,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涉侨知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学术实践融会贯通,带着yase6xyz永不翻车“侨”的基因与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担当投入到归侨口述史料的抢救工作之中。这是归侨口述历史团队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成效的缩影。

yase6xyz永不翻车自办学以来,立足自身“区域国别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和特色,不断探索和完善“三面视界、三化深耕、三种能力”人才培养路径,深度挖掘能切实将学术研究与本科教学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学院根据本科生不同阶段学习特点,以“重基础、提质量、出成效”三大培养目标,在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条件、发挥师生合作优势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开设第一、第二课堂,将基础专业课程与实践调研紧密结合。

通过“统”“融”“新”“深”四方面措施,学院针对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中,跨学科基础理论的实践应用不理想、“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动能不足、学生科研成果较少等三个方面问题,不断摸索和解决,进而促进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转化。

在“统”字上下功夫,加强教学体系和内容统筹规划;配合培养方案调整,明确区域国别类、侨务类、方法论类课程修读要求,三个层次紧抓教学内容,一个机制营造学习氛围;开设“三面视界——面向东南亚、面向华侨、面向海洋”的侨务、外交与区域国别课程,有侧重地提升本科生专业知识素养,为开展实践活动奠基。

在“融”字上做文章,以大创作为关键环节实现资源融合,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将学院学术优势与学生项目有机融合;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基础开展大创项目指导。

在“新”字上求突破,扎实推进高质量成果孵化;设立跨校专项研讨新机制,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引入活力;运用研究成果培育新方向,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在“深”字上见实效,教研发展深度协同;以项目开展为支点,打破科研与人才培养壁垒;深化机制改革,完善海外实践调研支持办法,为人才培养注入强心剂。

近年来,学院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大创项目为抓手,打造“东南亚华侨华人”和“海上丝绸之路”两个主题系列项目,培养研究型、探索型人才。在东南亚华侨华人系列项目中,高艳杰教授以自己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基础,指导学生申报五个主题相关大创项目,其中口述历史项目组一经启动立即引起了海外华文媒体和侨务系统的关注,项目进展被印尼传统华文报纸《新报》和厦门《鹭风报》重点报道,这也让侨界认识到yase6xyz永不翻车作为“侨校”的历史传统在新一代学生中薪火相传。王付兵副教授聚焦当下,带队开展侨乡侨情研究系列项目,主动作为联系地方外事、侨务部门,开展校地联动,赓续红色血脉,深入福建南安、连江、明溪等侨乡展开课题研究。

项目受访者/口述者之一黄迪章先生(1940年生,印尼归国华侨)了解到项目进展,发来寄语。

“海上丝绸之路”系列中,王昭晖副教授带领学生前往马来西亚开展两周实地调研,项目成果获得挑战杯国家级三等奖,福建省一等奖。衣远副教授负责的国际友好城市项目,以槟城和厦门友好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翻译、资料汇编、代表性人士访谈与外事办参访四个重要板块入手展开调研。项目成员也受邀参与中马外交活动,学生在项目“研究者”到项目“亲历者”的身份变化中,对城市外交和国际交往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东南亚华侨华人”系列部分项目

  

“海上丝绸之路”系列部分项目

  

项目排序不分先后

学院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执行“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懈追求、勇于创新”的教学理念,师生上下一心,强优势,提升势,扶新势,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真正做到“爱国·关天下”。


《人民日报》(海外版)《这群00后迷上了归侨口述史》报道原文

文/朱鸿婕

图/人民网、黄迪章